全国服务咨询热线:

18911993026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微量核酸分析仪的原理与技术进展

微量核酸分析仪的原理与技术进展

更新时间:2025-06-11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7
  微量核酸分析仪是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的重要工具,广泛应用于基因检测、病原体检测、环境监测、食品安全等领域。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精确分析样本中微量的核酸,帮助研究人员或临床医生获取基因信息,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、个体化治疗以及遗传疾病的预防。
  一、基本原理
  微量核酸分析仪通常基于两种技术原理进行工作:荧光检测和光谱吸收检测。具体来说:
  1、荧光检测原理: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或探针与目标核酸分子结合,通过激发源激发荧光分子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信号,再通过检测器捕获这些荧光信号。通过测定荧光强度,可以推算出样品中核酸的浓度。荧光检测的灵敏度非常高,能够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核酸,通常用于实时PCR等高精度要求的分析。
  2、光谱吸收检测原理:利用核酸在特定波长光线下的吸收特性,通过测定吸光度变化来计算样品中的核酸浓度。常见的应用有紫外分光光度法,利用260nm波长下的吸收峰来测定DNA或RNA的浓度。这种方法简便快捷,但灵敏度和准确度稍逊色于荧光法。
 

微量核酸分析仪

 

  二、技术进展
  随着生物技术和仪器工程技术的发展,微量核酸分析仪在灵敏度、精度、速度和操作便捷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:
  1、灵敏度提升:采用更高效的荧光探针和染料,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核酸,甚至达到分子级别的检测,适用于基因组学研究和临床早期诊断。
  2、实时检测与定量分析:近年来,实时荧光PCR技术的进步,使得其能够实现实时监测核酸扩增过程中的信号变化,进行定量分析,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。
  3、集成化与自动化: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,开始集成样品处理、分析和数据输出等多项功能,减少了人工干预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可重复性。
  微量核酸分析仪在原理和技术上不断进步,具有更高的灵敏度、精度和自动化程度。它们在基因组学、医学诊断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将更加便捷、精确,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强大的支持。

全国统一服务电话

4000999726

电子邮箱:1469909258@qq.com

公司地址: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狼垡二村村委会南800米

关注微信公众号